交大要闻
蓝月亮料全年资料大全2025年春夏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召开
3月13日下午,蓝月亮料全年资料大全2025年春夏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在致远学院一楼报告厅召开。教务处处长章俊良,教务处副处长胡艳丽、仝月荣、王鸿东,各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副院长、教务办主任、教务老师代表,教务处各办公室参加会议。会议由章俊良主持。
会上,章俊良对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他指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他特别向各学院教学院长和教务管理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指出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将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引领,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加快构建彰显交大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切实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跨越。
在学院分享环节,致远学院副院长周栋焯介绍了致远学院的特色培养理念与育人成效。致远学院通过顶层设计、合理布局,配备一流师资、国际化培养、科研训练、荣誉课程建设等关键举措助力拔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周栋焯介绍,致远学院打造“使命+好奇心”双激发、“学术志趣养成+学者身份认同”两引导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多元文化理解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领袖人才和未来科学家。
教务处副处长王鸿东介绍了近期“AI+教育教学”工作。2024年学校将“AI+HI”行动规划与培养计划修订工作一体谋划、同步推进。“AI+HI”行动本质是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批遴选启动的9个“AI+专业”建设入选上海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专项,AI+微专业、AI+课程、AI教学应用、AI使用规范也稳步推进中。他强调,2025年是“说得好不如做得好”的分水岭,也是“AI+HI”牵引学科布局、人才引育、科研范式、教学管理变革的关键一年。
教务处副处长仝月荣介绍近期教学运行重点工作。她通报了拟出台的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以及2025年学士学位申请、转专业和强基计划转段等工作安排,系统部署了关键流程节点与质量要求。她强调,各学院要准确把握政策要点,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各项工作。她重点解读了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制定框架与核心条款。该细则立足以学生为本、分级协同、权利保障和依法管理的制度设计理念,系统规范了学位审核主体等关键内容。
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郑成解读了文治讲堂与学森挑战计划管理机制。文治讲堂从相对零散的状态到逐步成规模、有计划的开展,已经连续两年突破400场次。为了更好地、高质量地开展文治讲堂,激励学院和老师们参与的热情,升级了相关保障政策,建立了院系协同的激励机制。学森挑战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课程体系与创新实践平台,构建大学与中学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机制,特制定了《学森挑战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教务处教材与公共课程建设办公室主任田夏介绍了本年度教材重点建设工作,主要包括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校级本科立项教材等申报,他详细解读了申报条件和时间节点等,鼓励学院提前做好筹备工作,充分打磨,积极申报,争取在重点领域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教务处教学质量控制与改革办公室主任张亭亭介绍了近期质控办相关工作。2024年度本科人才培养考核工作,通过对院系在教学投入、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质量保障等方面实施多维度监测,并反馈考核结果;通过学院自评估,全面开展自查、自评、自纠工作,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张亭亭还重点解读了修订版《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着重强调该办法在教学事故认定标准、处理流程及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这将进一步提升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同时,相关质控工作均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章俊良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当前教育教学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必须以前瞻视野把握发展机遇。他指出,“AI+教育”已超越单纯技术应用层面,正驱动着学科布局等方面的变革,各学院要顺应时代,推动学科专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教育生态系统,打造交大特色的教育新基建。针对教学管理问题,他特别要求强化责任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平公正;对于教材建设,他提出要统筹推进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依托 “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教材建设奖等申报工作,打造具有交大特色的高水平教材体系。最后,章俊良勉励全体本科教学管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各项任务,筑牢教学质量生命线,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提供坚实保障。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之年,更是建设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本科人才培养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构建面向未来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